中国土壤当下遇见的问题

德邦叶菲
2020-11-04

 中国土壤当下遇见的问题-国家政府大力提倡修复土壤


撒撒撒!肥肯定是越多越好了。土壤都已经病了!你都不知道?还在撒肥?你以为你的地没

产量是化肥用少了?那你就错了!土壤病了、坏了,种啥都好不了!用再多化肥都白搭!


那么,土壤病,到底是什么呢?土壤恶化,包括哪些方面呢?土壤病了,到底要怎么办呢?


1、土壤酸化

正常中性的土壤pH值大概在7左右,不同地区土壤pH值不同,以河北土壤为例,应该是中性偏碱,pH值

7-7.5左右。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化肥大部分都是酸性的,尤其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化肥质量不过关,酸性程

度更严重。

土壤pH就是指土壤的酸碱度。酸碱度的量程为0至14,依据pH从小到大分别为酸性、中性和碱性。土壤过

酸或过碱作物都无法健康成长。所以土壤酸碱度相当重要!

2、土壤酸化的危害表现在:

(1)影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。

因为在不同的土壤pH值下,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在正常范围内,植物对土壤酸碱性

敏感的原因,是由于土壤pH值影响土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,影响各种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;

(2)土壤酸化会造成作物的不适应,作物抗逆能力急剧下降。

3、土壤盐渍化

①根系不能正常吸水,影响蔬菜植株生长,严重的时候可以说蔬菜就像种在盐水里一样,出现淹根、死棵。

②盐离子之间会产生拮抗,影响蔬菜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。

4、土壤板结

所谓土壤“板结”简单来说就是土壤变硬了,根系扎不下去了。

第一步,根系坏死

       作物根系在土壤当中需要呼吸、需要氧气,土壤板结会影响通透性,如果再加上浇大水,水会把土壤

当中的氧气压出来,根系得不到呼吸,就会出现沤根,根系也开始坏死。

第二步,根系越来越浅

       作物到生长中期的时候,根系坏死的速度会超过根系生长的速度,根系会出现早衰,也就是根系越来

越浅。(比如棚菜番茄、黄瓜的根系就只能往下扎10公分左右,而更多的是变成侧根,顺着地膜往两边生

长。如果把根系挖出来,看着也挺长,实际上以侧根为主。)

第三步,影响作物吸收水肥能力

       如果土壤板结根系下扎受限,这样作物可能吸收的只有10公分左右养分和水分。这就导致了作物出现

缺水缺肥的症状。其实我们施的肥并不少,灌的水也不少!只是没有吸收而已。

       所以作物长不好,不是你用肥少了,而是土壤生病了。



病害土壤解决方案


1、合理使用化学肥料,改善土壤化学形状:

        土壤化学性状和化肥利用率密切相关。眼下我国很多地块复合肥利用率极低。

(某些地区单独使用复合肥的话,利用率连25%都达不到,也就是说施用100斤复合肥用到地,能够被作物

吸收的只有25斤左右,其余75斤都白白浪费掉,这部分被浪费的肥料反而会加重土壤盐渍化或酸化。)

       其实对于常年大量施入复合肥的田块,土壤里都不会缺肥料,氮磷钾只多不少,主要的问题是:如何

把土壤中残存的氮磷钾,或者说被土壤固定的氮磷钾,一点儿一点儿地活化出来,让作物吸收利用,而不

是说过多追施化学肥料。所以我们一直提倡有机肥搭配化肥促进吸收。

       这样坚持改土,如果保证肥料的吸收利用率能提高到80%,对土壤的破坏会越来越少,土壤本身也有

一个缓冲的能力,这样的土壤就会越种越好。

2、补充有益菌(生物菌肥料),改善土壤生物形状:

(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,是物质循环链上的重要环节。它能够活

化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,分解有机物,释放养分,增加养分的有效性。)

       当前土壤中出现的板结、酸化、盐渍化、土壤贫瘠、地力衰竭等问题,主要是化肥在土壤中长期积累、

残存、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转化而产生的。所以解决当前土壤生态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当务之急是增加土壤中

的有益微生物。

3、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!

       土壤调理剂的作用就是把碎的土壤颗粒粘成一个个的小团粒,即恢复土壤团粒结构。土壤调理剂在水

的作用下会变得特别粘,一个个的小团粒会形成土壤胶体,这种胶体就形成了土壤团粒结构,保证土壤透

气、保肥,根系也更容易往下扎。


土壤改良增产方案——土帮主


方案六大特点:

1、营养丰富含有海藻多糖、氮磷钾、高度不饱和脂肪酸

     和多种天然植物生长元素,可促进植物体内活性因子

     的产生和调节内源素的平衡。

2、生根壮苗,施用本品后2~3小时进入植物体内,并具

     有很快的吸收传导速度。快速促进根系对于土壤中多

     种元素吸收,减少土壤对于氮磷钾元素的固化和板结。

3、抑菌防病,可直接使土壤或通过植物使土壤增加有机

     质,激活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。这些微生物可在植物

     微生物代谢物循环中起催化剂作用,使土壤的有益菌

     活力增强。

4、增加肥效,肥减半。可以促进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

     吸收,减少三分之一肥的浪费,促进作物增加产量。

5、抗冻害,抗干旱,分解药害,预防作物早衰。

6、帮助作物更快平衡的吸收养分,从而达到:不旺长,

     不小叶病,不苦痘病,不黄叶,不早衰,不倒伏。

QQ浏览器截图20201104145653.png



分享